• 首页

  • 关于展会

  • 展商服务

  • 观众服务

  • 新闻资讯

  • 雷达大会

  • 联系我们

  • 会员登录

国家级、专业性、国际化的雷达行业展会

仅 30 年,中国雷达从被逼无奈到崛起,多项技术傲立世界前沿!


发布时间:

2024-07-03

在许多人看来,我国常被认为非常“低调”。即使某项技术达到了世界领先水平,也通常保持谦逊,甚至有时候不愿张扬。然而,有一种技术例外,那就是我国在被迫的情况下成就了世界第一的中国雷达技术。这项技术是我国极为罕见的,并且多次公开承认其在全球范围内处于领先地位…

在许多人看来,我国常被认为非常“低调”。即使某项技术达到了世界领先水平,也通常保持谦逊,甚至有时候不愿张扬。


然而,有一种技术例外,那就是我国在被迫的情况下成就了世界第一的中国雷达技术。这项技术是我国极为罕见的,并且多次公开承认其在全球范围内处于领先地位的尖端科技之一。



例如,我国官方媒体在2018年对雷达技术的报道中,标题直接写道“美国隐身飞机都慌了”。这种措辞在官方媒体的报道中极为罕见。



2013年,我国官方媒体曾大肆宣扬我国雷达取得了9项全球第一。2016年的报道更是毫不掩饰地指出,“全球领先性能的关键都在这里”。



看到这里,有些人可能会很好奇,这还是那个一向低调、谦虚的中国吗?其实,归根结底,我国的雷达技术是被逼着迅速崛起的!



在一个国家的科技进步中,30年或许只是稍纵即逝的一瞬,但对于中国的机载雷达技术而言,这30年间却完成了从追赶到超越、从落后到领先的非凡飞跃。



贲德院士,一位著名的雷达专家和中国工程院院士,在某次采访中骄傲地宣称:“我们拥有全球各种雷达技术,即使是8000公里外的微小目标,我们也能精确识别。”这句简洁而富有表现力的话语,生动展示了中国雷达技术的显著发展和卓越成就。



起点:在80年代的落后与艰难中起步


20世纪80年代是中国机载雷达技术发展的艰难开端。当时,我国战斗机上配备的仅仅是基础的脉冲雷达,这种雷达只能执行基本的测距功能,无法测量目标的速度,也缺乏复杂的数据处理能力。


恶劣的天气和夜间环境下,这种雷达几乎毫无作用,严重限制了战斗机的作战能力。


另外,单脉冲雷达只能在特定方向上发射电磁波进行扫描,无法同时跟踪多个目标。然而,在现代空战中,全方位、多目标的探测和跟踪能力至关重要,缺乏这种能力将意味着在空战中处于绝对劣势。


举例来说,歼-8战斗机当时采用的317/317A火控雷达,是模仿美军F-105D战斗轰炸机上的R-14A雷达,但其效果十分不理想。


在与国外先进战机比较时,这种技术落后的情况显得格外明显。


美国的F-16战斗机当时已经配备了先进性能的AN/APG-66脉冲多普勒火控雷达,能够探测距离达到150公里,并且可以同时跟踪多个目标;相比之下,我国的歼-8II甚至无法使用连中距空空导弹。


因此,那时我国的歼-8II被讽刺地称为“和平鸽”,暗示其几乎不具备实战能力,这充分反映了当时我国雷达技术的落后。


西方国家在雷达技术上的差距不仅仅表现在性能方面,更体现在整体工业实力上。他们已经建立了完备的雷达工业体系,涵盖从基础元器件到整机集成的各个环节,拥有丰富的技术积累和生产能力。



我国的雷达工业当时尚处于起步阶段,许多关键技术和元器件都无法自主制造。



为了弥合这一技术差距,我国曾积极寻求国际合作,特别是在雷达技术领域。甚至将最新的歼-8II战斗机送往美国,希望能够引进美国先进的AN/APG-66雷达。


若我国与美国达成这项合作,不仅将大幅提升歼-8II战机的作战能力,还能借机学习美国先进的雷达和火控技术。


尽管理想非常美好,然而现实却十分残酷,我国当时所付出的这些努力最终都以失败告终。



西方国家对中国实行严密的技术封锁,不仅不愿意转让一些相对落后的雷达技术,更是对高端雷达技术保持高度警惕,甚至对一些关键元器件也实施了严格的管制。


中国因为这种被“卡脖子”的痛苦经历深刻意识到必须依靠自主掌握关键技术。

在这样的背景下,中国选择了自主研发的道路。


在1989年,由贲德院士领导的中国电子科技集团公司第十四研究所(简称14所),着手研发脉冲多普勒雷达技术。


尽管起步较晚、基础薄弱,但研发团队凭借顽强的毅力和创新精神,开始了艰苦的追赶之旅。


突破:90年代的追赶与积累


20世纪90年代是中国机载雷达技术发展的关键时期,经过艰苦攻关,14所研制团队在1989年底成功研制出中国首款具备自主知识产权的机载脉冲多普勒(PD)雷达,标志着从零到一的重大突破。


基于这一突破,90年代我国在机载雷达技术方面取得了一连串的进步。


1402型火控雷达的研制成功,使歼-8II战斗机终于具备了使用中距空空导弹的能力。随后,更先进的1403型雷达又被装备到了改进后的歼-8F战斗机上。


尽管这些进步尚未达到世界先进水平,但它们为中国积累了宝贵的技术经验和人才基础。


我国不仅引进了国外先进雷达样品进行仿制和改进,还在持续提升自身技术水平。


例如,歼-7G战斗机于2002年首次试飞,其配备了基于意大利雷达仿制的PLJ-6E脉冲多普勒雷达。


尽管该雷达性能仍有限,但与早期相比,已明显改进,显示出我国在吸收和消化国外先进技术方面取得了成果。


更为关键的是,我国通过这一系列雷达研制和仿制工作,成功培养了一支杰出的研发团队,并积累了丰富的技术经验,为未来更先进雷达的研发奠定了牢固基础。


这一时期的积累与突破,恰恰为21世纪初中国机载雷达技术的飞跃奠定了基础。


新世纪快速发展的跨越


在进入21世纪后,中国的机载雷达技术迎来了跨越式发展的黄金时代。在前期积累的基础上,我国的雷达技术水平迅速提升,逐步缩小了与世界先进水平的差距。


2006年服役的歼-10A战斗机配备了国产机载火控雷达。该雷达使用平板缝隙天线和脉冲多普勒技术,探测距离可达130公里,能够同时跟踪多个目标并引导中程空空导弹进行攻击。


它的雷达性能已接近90年代中期西方同类雷达的水平,显示了中国在机载火控雷达领域基本达到了冷战结束时的国际先进标准。



随后,歼-11B战斗机配备了更加先进的雷达系统,这款雷达在探测距离和抗干扰能力方面都有显著提升,使得歼-11B拥有强大的超视距作战能力,并能进行敌我识别。



这表明,中国不仅已经掌握了现代机载火控雷达的核心技术,还具备了自主研发满足第四代战机需求的先进雷达系统的能力。


然而,真正的技术突破出现在相控阵雷达领域。

相控阵雷达作为现代战斗机的标准装备,其性能远胜于传统的机械扫描雷达。尽管我国在这一领域起步较晚,然而其发展速度令人瞩目。


歼-10B战斗机,于2013年首飞,便已装备了试验性的国产无源相控阵雷达


接着,在2015年服役的空警-500预警机和歼-10C战斗机上,中国首次配备了完全自主研发的有源相控阵雷达


这一连串的突破,使得中国在机载雷达领域迅速逼近世界一流水准。尤其是有源相控阵雷达的成功研制,不仅填补了中国在这一关键技术上的空白,还使中国的机载雷达技术正式步入世界先进行列。


领先:近年来的全面跨越


中国机载雷达技术近年来取得了巨大进步,不仅在多个领域达到了国际先进水平,甚至有些技术已经领先全球。


KLJ-7A有源相控阵火控雷达是其中的典范,作为中国首个专为国际市场设计的先进机载火控雷达,其性能已达到全球领先水平。



KLJ-7A利用先进的有源相控阵技术,其探测距离超过传统雷达的两倍以上,可以同时追踪多个空中目标,同时具备了对地和对海攻击的能力。



KLJ-7A的显著特点在于其极强的抗干扰能力和高可靠性,使其能有效地应对当今复杂的电子战环境挑战。



中国不仅开发了KLJ-7A雷达,还推出了一系列性能出色的新型雷达,比如歼-20隐形战斗机上配备的有源相控阵雷达,据报道其性能已超越美国F-22战机所使用的AN/APG-77雷达。



这种雷达不仅在探测距离上拥有超强的能力,还具备先进的低信号探测性能,是当前全球最先进的飞机搭载火控雷达之一。



中国已经掌握了自主研发全谱系机载雷达的能力,这一点尤为显著。



中国在从小型战斗机到大型轰炸机,从预警机到无人机等多种平台上,能够根据各自需求自主研制适配的先进雷达系统,这种广泛的技术积累和系统能力,是许多国家所望尘莫及的。



中国在机载雷达技术方面的迅猛发展,引起了国际社会的广泛关注。2023年,《南华早报》发表文章称,尽管面临美国的严密封锁,中国仍成功制造出了被誉为全球最强的雷达。



中国的机载雷达技术已经得到国际认可,这种评价充分证明了这一点。



总结


中国的机载雷达技术在过去三十年中经历了从追赶到超越的巨大进步,这不仅展示了中国科技实力的飞跃,也生动诠释了中国人不断进取、勇于创新的精神。



展望未来,我们有充分的理由相信,中国在雷达等高科技领域将不断创造更多的"世界第一",为国家的科技进步和国防现代化做出更加重要的贡献。


相关新闻

一汽红旗与禾赛科技携手打造全球首个舱内激光雷达智驾方案

ET25基于禾赛自研的激光收发模块,将905 nm激光雷达的测距能力提升到250米以上(10%反射率),使得智能汽车能够在遇到复杂路况时,早早判断风险,并做出更加安全理智的决策。此外,ET25还具有低功耗、低噪音的特性,功率仅12W,在舱内运转时的噪声不到25分贝,保障了用户…

2024-02-22

降本与上量:中国本土激光雷达公司或临商业化拐点

随着2023年成为城市NOA(Navigate on Autopilot,指点到点辅助驾驶)落地元年,为迅速“开城”,抢占新一轮智能比拼的制高点,业内主流主机厂纷纷推出搭载激光雷达车型,带动激光雷达销量加速起飞。  本土供应商经过过去几年的“拼杀”,开始牢固占据全球市场的第一梯队…

2024-02-09

四创电子获得实用新型专利授权:“一种线性调频 MIMO 雷达信号处理器”

证券之星消息,根据企查查数据显示四创电子(600990)新获得一项实用新型专利授权,专利名为 " 一种线性调频 MIMO 雷达信号处理器 ",专利申请号为 CN202321680838.0,授权日为 2024 年 2 月 6 日。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线性调频 MIMO 雷达信号处理器…

2024-02-09

了解更多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