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首页

  • 关于展会

  • 展商服务

  • 观众服务

  • 新闻资讯

  • 雷达大会

  • 联系我们

  • 会员登录

国家级、专业性、国际化的雷达行业展会

全国最先进!首设测雨雷达!今年汛期,北京有“三道防线”


发布时间:

2024-06-11

为了更好地应对汛期洪水和山洪灾害,永定河北京段今年部署了全国最先进的雨水情监测预报系统,该系统包括“三道防线”:广泛分布的测雨雷达、密集的雨量和水文监测站,以及能够提前3小时预警山洪的先进技术。这一系统现在可以为洪水防御和紧急避险提供更为精确和高效的技…

为了更好地应对汛期洪水和山洪灾害,永定河北京段今年部署了全国最先进的雨水情监测预报系统,该系统包括“三道防线”:广泛分布的测雨雷达、密集的雨量和水文监测站,以及能够提前3小时预警山洪的先进技术。这一系统现在可以为洪水防御和紧急避险提供更为精确和高效的技术支持,实现了对关键河道和沟道的全面监测。


image.png

卢沟桥分洪枢纽处建成投用的测雨雷达/记者拍摄


在卢沟桥分洪枢纽,永定河的水流平和。引人注目的是,一座高达45米的铁塔顶端装备了一台正在旋转的测雨雷达,它不断地监测着半径45公里内的降雨云团,确保24小时不间断的工作。市水文总站预报科副主管张欣指出,这种测雨雷达相较于传统的气象雷达,在探测降雨范围方面更为精确,这是在北京地区的首次部署。


测雨雷达特别适用于监测地面0至2公里高度范围内的雨量,每40秒完成一次旋转,从而能够持续提供实时的降雨数据。除此之外,它还能够预测未来三小时内的降雨量,为即将到来的降雨做出估算。目前,永定河流域的卢沟桥、白草畔和东大坨已经安装了三部这样的水利测雨雷达,并通过组网应用,实现了对官厅山峡段雨情的“云中雨”全面监测。


image.png

三部测雨雷达覆盖范围/市水文总站供图

image.png

三部测雨雷达组网应用/记者拍摄


如果我们把气象卫星和测雨雷达视为雨水情监测预报的基石,它们负责对“云中雨”进行实时监控和预警,那么地面雨量监测站便是这一预警体系的第二道坚实屏障,它们精确地捕捉“落地雨”的数据。市水文总站副主任王亚娟详细阐述了今年监测网络的显著扩展,从原先的245个雨量站增加至1913个,其中永定河官厅山峡段的监测站数量也得到了大幅增强。


原先官厅山峡区间仅设有29个雨量监测站,但在“23·7”事件之后,这一数字得到了显著增加。目前,该区域的雨量监测站已扩充至256个,监测站的密度提升至每6.7平方公里一个。王亚娟透露了未来的规划,预计还将增设384个监测站,届时整个监测网络将增至640个,平均密度将提升至每2.5平方公里一个。此外,山洪易发的沟道也将被全方位地覆盖在雨量监测之下,确保了监测的无缝衔接。

image.png

雨量站/市水文总站供图


image.png

雨量站分布图/市水文总站供图


构建雨水情监测预报的第三道防线的是水文监测站,这些站点通过实时测量水位、流速和流量等关键水文指标,对“河中水”进行监测,为防洪减灾工作提供精确的数据支持。在去年的“23·7”特大暴雨洪涝灾害期间,一些水文监测站遭受洪水破坏,导致数据无法及时上报。


为了应对这一挑战,今年永定河官厅山峡区间的水文监测站网络在监测密度和通讯能力方面都得到了显著增强。市水文总站副主任王亚娟指出,官厅山峡段之前设有25个水文站,而在“23·7”事件之后,新增了8个监测站,实现了对大、中、小型水库的进出口以及关键山洪沟道的全面覆盖。特别是三家店至卢沟桥区间,由于有5条支沟汇集于此,该区域的水文监测设施得到了重点加密建设,按照能够承受洪水冲击、防止设施被冲毁的防洪标准进行建设,从而避免了类似“23·7”期间重要基础设施被毁的情况。目前,所有水文监测站都已经配备了双信道通讯系统,即4G和北斗卫星导航系统,确保在网络或电力中断等极端情况下,水文数据仍能正常传输,从而为防洪工作提供不间断的数据支持。


image.png

陇驾庄水文站测验断面/记者拍摄


image.png

陇驾庄水文站增加的侧扫雷达可以自动采集水文信息/记者拍摄


image.png

三道防线示意图/市水文总站供图


通过整合“三道防线”所收集的数据至产汇流模型和洪水演进模型,形成了一个全面的雨水情监测网络,实现了从长期到短期、再到临近时刻的逐步精细化洪水预测。市水文总站副主任杜龙刚指出,在设备性能和监测密度方面,永定河北京段的监测预报体系在全国范围内处于领先地位。


今年,第一道防线中的测雨雷达建设取得了显著成效,能够提供未来3小时内的降水预测,准确预测未来3至6小时内整个流域的洪水情况。对于山洪沟道的监测尤为重要,因为它能够提前3小时预警可能发生的洪水,为防汛减灾和应急避险提供至关重要的2至3小时准备时间,这是一笔无比珍贵的财富。


image.png

三道防线综合应用平台/记者拍摄


image.png

洪水、山洪、积水内涝风险研判界面/市水文总站供图


相关新闻

一汽红旗与禾赛科技携手打造全球首个舱内激光雷达智驾方案

ET25基于禾赛自研的激光收发模块,将905 nm激光雷达的测距能力提升到250米以上(10%反射率),使得智能汽车能够在遇到复杂路况时,早早判断风险,并做出更加安全理智的决策。此外,ET25还具有低功耗、低噪音的特性,功率仅12W,在舱内运转时的噪声不到25分贝,保障了用户…

2024-02-22

降本与上量:中国本土激光雷达公司或临商业化拐点

随着2023年成为城市NOA(Navigate on Autopilot,指点到点辅助驾驶)落地元年,为迅速“开城”,抢占新一轮智能比拼的制高点,业内主流主机厂纷纷推出搭载激光雷达车型,带动激光雷达销量加速起飞。  本土供应商经过过去几年的“拼杀”,开始牢固占据全球市场的第一梯队…

2024-02-09

四创电子获得实用新型专利授权:“一种线性调频 MIMO 雷达信号处理器”

证券之星消息,根据企查查数据显示四创电子(600990)新获得一项实用新型专利授权,专利名为 " 一种线性调频 MIMO 雷达信号处理器 ",专利申请号为 CN202321680838.0,授权日为 2024 年 2 月 6 日。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线性调频 MIMO 雷达信号处理器…

2024-02-09

了解更多详细